首页 资讯 正文

温州“名师送教”四年,送出了什么?

体育正文 295 0

温州“名师送教”四年,送出了什么?

温州“名师送教”四年,送出了什么?

潮新闻(xīnwén) 记者 张银燕 这几日,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书记陈鸯鸯步履(bùlǚ)匆匆,忙着布置县内几所(jǐsuǒ)学校的上课现场。教室内,她反复调整课桌椅摆放,确保每个(měigè)孩子都有最佳听课视角;多媒体设备前,她一遍(yībiàn)又一遍测试投影、音响,生怕影响教学效果。 “这次(zhècì)送教是咱们‘点(diǎn)餐式’定制的(de)(de),我们县英语、数学等学科的教研力量有限,存在短板。如果大规模、高频(gāopín)次组织老师外出培训,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。”谈及即将开展的活动,陈鸯鸯颇为兴奋(xīngfèn),“温州市名师办响应需求,安排了10位名师组团式送教,为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各学段孩子们,呈上16节精彩纷呈的课程‘大餐’,有利于提升我县教师队伍‘造血功能’。” 2021年,温州山区海岛县(hǎidǎoxiàn)“名师送教”工作室启动仪式(泰顺(tàishùn)站)。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供图 记者了解到,温州市自2009年启动名师工作室建设。为促进教育共富(gòngfù),实现教育均衡发展,2021年,温州市教育局出台《助力5个(gè)加快发展县跨越式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“名师送教”工作方案》,选派名师队伍,实施覆盖全学段、全学科的名师智援送教帮扶(bāngfú)行动。 一堂堂精心打磨的课程,一次次热烈的互动交流,架起(jiàqǐ)山区海岛县与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互通的桥梁(qiáoliáng)。 不(bù)出家门得到名师指导 温州“名师送教”4年,送出(sòngchū)了什么? 先(xiān)来看一组数据:4年来,每年(měinián)有200位来自温州市直属学校、鹿城、龙湾、瓯海、瑞安、乐清等地的中小学及学前教育领域名师(含名班主任(bānzhǔrèn)、名校长(xiàozhǎng)),奔赴山区海岛县和龙港市,累计开展4000余次送教活动,培养5000余名学员,让20多万名学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(jiàoyùzīyuán)。 2021年,温州市(wēnzhōushì)“名师送教”联盟活动(苍南(cāngnán))。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供图 “‘名师送(sòng)教’,关键在‘送’。”温州市教师教育(jiàoyù)院副院长林婷道出活动深意,通过“名师送教”工作室,把实打实(shídǎshí)的教学指导(zhǐdǎo)送到山区海岛县,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在家门口与名师对话,让每个学生都能触摸到高质量教育的温度。 每年200位名师(míngshī),陆续走进永嘉、文成、泰顺、平阳、苍南、洞头等山区海岛县和龙港市的266所学校,设立名师送教工作室,开展为期(wéiqī)两年的沉浸式结对研修。截至目前,这一教育帮扶工程已顺利推进两届。工作室扎根校园,让先进的教学理念(lǐniàn)和方法真正(zhèng)落地生根。在名师引领下(xià),山区海岛县的教育面貌正悄然蜕变。 “当年自己(zìjǐ)在农村执教的岁月里,对名师指导的渴盼始终镌刻于心,永远不会忘记。”省特级教师(tèjíjiàoshī)陈加仓说。虽然身兼多职,他时刻(shíkè)提醒自己,再忙也不能耽误名师工作室活动。 特级教师(tèjíjiàoshī)陈加仓为工作室学员上示范课。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供图 陈加仓名师工作室学员夏瑞雪感激地说:“从开班到结业,我们携手经历了25次研修。师傅对教育的(de)赤诚初心、对教学的深耕细研、对课堂的执着(zhízhuó)坚守,对学员的专业(zhuānyè)引领,都如同一束束光,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(dàolù)。” 陈晓雯“名师送教”工作室活动在(zài)泰顺县雅阳镇松垟中心小学举行。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供图(tú) 省特级教师、乐清市大荆镇(jīngzhèn)第六小学音乐老师陈晓雯的送教路,长达200公里。她的设站学校(xuéxiào)是泰顺县东溪乡中心小学和(hé)雅阳镇松垟中心小学。每次活动,她要清晨出发,从温州北端(běiduān)的大荆镇驱车至泰顺县,到校后立即投入听课(tīngkè)、讲座与指导(zhǐdǎo),晚上再驱车回家。这份坚持终有回报:在她的指导下,泰顺县音乐学科涌现多位县、市教坛新秀和名师。即便新一轮“名师送教”启动,她仍选择继续(jìxù)帮扶偏远的泰顺县。 文成县二源镇中心学校校长朱越也深有感触:“优秀教育资源的(de)分享,为我们(wǒmen)乡村学校指明方向。学校汲取名师智慧,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,定期开展专业培训,教师(jiàoshī)教学能力实现质的飞跃。” 这场跨越山海的教育帮扶,为(wèi)温州山区海岛县教育发展(fāzhǎn)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 城乡学校校情差异(chāyì)大,学员水平(shuǐpíng)不一,如何实现“精准送教”?在实践中,温州名师们给出多元解法。 吴锡理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组织学员参加课后研讨(yántǎo)。温州市教师(jiàoshī)教育院供图 吴锡理初中科学(kēxué)名师工作室与永嘉县(yǒngjiāxiàn)桥头镇中学结对后,第一(dìyī)时间入校开展课堂听课、评课、专题讲座。“‘名师送教’,第一步就是要了解结对学校的需求、目前的困境,深入课堂聆听就是比较直观的一种方法。只有深入课堂,才能(cáinéng)摸清需求,精准(jīngzhǔn)施策。”吴锡理老师直言。教学上,他们为农村学生设计生活化实验,用矿泉水瓶制作呼吸模型,激发学生兴趣;学员培养上,借助“三(sān)色动态档案”分层教学:成熟型教师(jiàoshī)主攻课题研究,成长期教师聚焦教学创新,新教师夯实(hāngshí)基础技能。 张碎莲(zhāngsuìlián)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(gōngzuòshì)设站(shèzhàn)在平阳,10位学员全部来自鳌江镇第五小学。这是(zhèshì)一次双向奔赴的送教活动——2023年5月,鳌江镇第五小学校长陈治福向张碎莲老师发出邀请(yāoqǐng):“你们学校在省市专家指导下,已连续开展三年项目(xiàngmù)化(huà)学习,希望您能将经验带过来,帮助我们培养骨干教师。”应这一需求,张碎莲老师针对性调整工作室研修计划,以鳌江五小为实践基地,连续组织5场项目化学习活动。两年来,10位学员累计斩获95项荣誉(róngyù),既助力学校发展,又培养了骨干教师。 曾蓉蓉(róngróng)老师在2022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考核(kǎohé)现场作汇报。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供图 针对设站学校提出的“班主任如何撰写德育论文与案例”问题,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曾蓉蓉老师在(zài)设站学校成立了校级德育工作坊。通过(tōngguò)几次(jǐcì)连续的现场指导(zhǐdǎo)、实践写作、诊断修改、二次写作等工作坊活动,大批班主任老师在《班主任》《班主任之友》等刊物上(shàng)发表文章。正如学员陈瑶碧老师所说:“曾老师扎实且精准的引领,不仅助力我在班主任写作之路上蜕变成长,更(gèng)带动(dàidòng)学校一批小伙伴爱上写作,爱上班主任工作。” 送教途中,名师与学员情谊渐浓。诸葛献跃名班主任(bānzhǔrèn)工作室自2009年(nián)起已开展五届,每届都组建“乐融融”微信工作群(qún),还特设“乐融融大家庭”群,新老学员在此分享成长点滴。“这不仅是信息平台,更是激励大家不断前进的动力源(dònglìyuán)。”诸葛献跃老师说。 陈苗学前名师(míngshī)工作室在(zài)永嘉开展“小主人在行动”送教活动。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供图 这些送教细节,勾勒出温州教育共富的温暖图景——名师们用专业智慧激活本土教育活力,以情感纽带(niǔdài)搭建成长共同体,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山海,润泽(rùnzé)每一片土地(tǔdì)。 5月22日至23日,温州市名师工作室(gōngzuòshì)主持人培训活动在平阳县举行,体现了温州市教育局(jiàoyùjú)对名师送教工作室建设质量的高度重视。站在教育共富新起点,如何让这项惠民工程(gōngchéng)持续焕发生机? 林婷(líntíng)介绍,2025年新一轮名师送教(sòngjiào)工作室建设将以“强基+培优”双轨模式推进。在前两轮名师送教工作室基本覆盖基础上,继续向加快发展县下沉,设立名教师、名校长、名班主任工作站,着重提升当地教学与管理水平,破解县域教育难题;同时统筹(tǒngchóu)建设面向全市骨干教师(gǔgànjiàoshī)的特级教师工作室,聚焦教育前沿(qiányán)问题,打造温州特色(tèsè)教育成果,培育高层次人才。 夏陈伟老师为学员上示范课。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供(yuàngōng)图 名师们也各有创新规划。吴锡理老师表示,将推进“数字化”与“生态化”建设,依托“温州名师网(wǎng)”打造“数字孪生工作室”,完善(wánshàn)线上资源库、开设直播课堂,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智能(zhìnéng)共享;联合高校成立“课例研究室(yánjiūshì)”,共同研究课题,培育教研骨干。 周璐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研修现场。温州市教师教育(jiàoyù)院供图 山区海岛县学校则期待,“名师送教”能聚焦教育改革(gǎigé)前沿,人工智能教学等热点,开展系列化、专题化活动,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指导,探索更多适配不同(bùtóng)地区、不同学生(xuéshēng)群体的教育教学模式,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互补(hùbǔ)。
温州“名师送教”四年,送出了什么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